掌上春城讯距离昆明市区约45公里的海口林场,几十年前光秃秃的山坡早已成为绿色海洋,一株当年周恩来总理亲手种下的油橄榄树更让林场远近闻名。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63年时间,海口林场从滇池边的一片荒山变成了青山。青山绵绵,翠色欲流,伴着烟波浩渺的滇池碧波荡漾。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变身之旅”?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奋斗故事?
游客在海口林场游玩。记者杨艳辉摄
从莽莽荒原到葱葱林海
几代林场人种绿一片荒山
从昆明市区出发,山间公路两旁郁郁葱葱,半个多小时就来到海口林场。
将时间倒流回上世纪50年代,现在的海口片区根本不是如今这个模样。上世纪50年代,海口片区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生态破坏极为严重,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
年,为修复当地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海口林场在两个苗圃及一支造林队的基础上成立了。
“建场初期,海口林场森林覆盖率极低。光秃秃的山上,偶尔能见到几棵云南松。”海口林场老职工欧绍品回忆。
欧绍品已退休多年,他和儿子欧家昆是海口林场的父子兵。当年,欧绍品用牛车拉水、自己栽种,一路走一路栽。白天栽到哪里,晚上就在哪里搭草房、帐篷。
建场之初,整个林场没有一间正式的房屋。老一辈林场职工住着油毛毡房,女人们带着孩子,以山为家,白天忙着种树,晚上还要就着昏暗的煤油灯把破烂不堪的衣服一补再补。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在种树的间隙,老林场人还要在稍微肥沃一点的地方种上一些粗粮。当时交通条件极为有限,唯一的一辆马车专门用于运送树苗,再陡的山、再远的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腿。职工一到山上就几个月驻扎在上面,有时候生病了,只能就地采一些中草药治病。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唯一能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把荒山绿起来的希望。随着树越种越多,离家的路也越来越远,种下的树苗一天天茁壮成长。
仅凭一代人,想要让荒山变林海实在是太难了。
跟随着父辈在山上长大的林场职工子女,毅然承担起了父辈们未完成的使命。如今,海口林场有很多“林二代”甚至“林三代”,作为中坚力量奋斗在生态建设的第一线。
海口林场林下菌类栽培。记者黄晓松摄
从嫩小树苗到枝繁叶茂
油橄榄成生态文明金字招牌
枝繁叶茂的油橄榄树下,赵芝韵正在查看土壤水分。
放眼望去,满山的油橄榄树绿意盎然,苍翠繁茂。
75岁的赵芝韵曾是昆明海口林场的一名职工。她已退休多年,一直住在林场。在林场散步,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拾捡路边垃圾、查看树木情况,是她每天必做的事。
赵芝韵的坚守,只为周恩来总理当年那句:“一定要像照顾小孩子一样,把油橄榄种好,也要让云南的山山岭岭都绿起来。”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种了1万株油橄榄到了中国,分8个省区进行试种。经过国内专家外对气候、土壤等条件大量论证,加之当时海口林场职工队伍稳定、种植和管理经验丰富,海口林场被列为重点试种区,安排了株油橄榄树苗的种植任务。
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到了海口林场,在阿尔巴尼亚专家的指导下亲手种下了一株油橄榄树苗。为了实现总理的嘱托,林场职工每天起早贪黑抚育这一片油橄榄树,即使在工资都无法发放的困难时期也不曾离开。如今,当年的油橄榄树苗早已枝繁叶茂,成为海口林场的一大名片。
63年风风雨雨,在几代林场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当年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洲。如今,海口林场的软硬件也今非昔比,办公楼、停车场、食堂、展览馆一应俱全,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林场”等荣誉。
在保护好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海口林场还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森林面积每年提升0.55%;森林覆盖率每年提升0.5%;森林蓄积量每年增长0.6万立方米。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作为云南省改革试点单位,海口林场紧紧抓住契机,深入探索改革和发展新模式、新思路。今年3月,由西南林业大学与海口林场合作申报建立的“昆明滇池面山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已经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将在生态恢复、森林可持续经营、特色人工林培育和林下种植4个方面开展科研创新和研究示范,力争通过10年时间,逐步建设成为辐射西南、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集科研创新、成果示范为一体的国家级长期科研平台。项目建成后,将为全省乃至全国滇池面山石漠化治理、采石采矿迹地植被恢复、特色人工林培育和林下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历经63载“变身”之旅的海口林场,成为守护昆明发展的一道拥有蓬勃生命力的绿色屏障。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双双
责编:李冬雨一审: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