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伯恩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武汉电影重镇的新开端江花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酒渣鼻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310/8733706.html

我们的电影情怀

本期“江花”主题约稿迅捷,应邀者皆一天内交稿。原因无他——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将在汉颁奖,一时间勾起大家的电影记忆。50后、60后、70后、80后,四大代际与电影的情缘可谓深厚。

城市建筑史研究专家胡榴明曾向“百花奖”投下郑重的一票,为她喜欢的演员李默然;编剧张保民梦想当演员,在算术本背面给刘晓庆写信;前媒体人徐迅曾采访炙手可热却相当谦和的“青年导演”贾樟柯;作家沈嘉柯去北京领奖,发现少年时代的女神*,“身材发福,眼神锐利有范儿”;音乐戏剧评论家蒋力曾亲眼见到导演出局,摄影师跟进兼任导演的过程;高级教师刘影从每次看电影会睡到“口水纵横”,到走进电影院见证国产片的崛起和精彩;诗人夜鱼不再介意女儿没陪她看电影,自己“去体味时代大银幕上属于我们的丰富况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看电影的经历、对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相同的是对电影的情怀和热爱。

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近年多次跟电影同框。其实,城市就是一串串胶片,我们就是一幕幕剧情。正如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为《武汉与中国电影》作序所言:我们可以通过叙事,让生活世界更加有情有义,通过画面和音响让生活世界更加有滋有味。总之,一座城市乃至全社会的文化和文明可以因影视而提升。(周璐)

打造武汉电影重镇的新开端

电影业并非一个拷贝、一块银幕,更不是通常的理解,即看电影。它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文学创作、剧本创作或改编,到集结表演人才、编导人才,再到拍摄制作、宣传推广、传播发行,最后到放映、观赏、评论,这里面涉及的专业、领域,牵连的行业、产业,广泛而纷繁。它甚至能对音乐、美术、服装设计、时尚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曾经涉足电影,目前也很难说就完全脱离了电影的作家,一想到电影是如此宽广的一个大世界,我就忍不住激动。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充满机会、充满创新、充满繁荣,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叙事,让生活世界更加有情有义,通过画面和音响让生活世界更加有滋有味。总之,它能提升一座城市乃至全社会的文化和文明标尺。武汉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一座在其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大江大湖波浪翻滚的城市,一个有故事、有人才、有产业基础的大都市,难道不应该对电影业有更大的贡献吗?正在这样想,一本叫《武汉与中国电影》的书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武汉与中国电影》是一部全面梳理武汉与电影的渊源,介绍武汉电影业现状,探讨武汉电影产业未来发展之路的著作。全书分四章。第一章“光影记忆,流光溢彩”用简洁的篇幅回顾了武汉与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之间的同频共振。年武汉第一次放映电影,两年后的年中国电影诞生。在起点的意义上,武汉的电影生活与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同步的。这对今天发展武汉电影产业依然有某种启示,即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与电影生产的节拍一致,这座城市就会有时尚的气质,就会是可以开风气的城市。第二章“电影重镇”集中介绍了近年来武汉的电影产业,票房、院线、取景地、制作、发行、人才培养等。这里面着重介绍了武汉动漫产业的现状以及高等院校的影视专业。这一章为读者全面了解武汉电影产业的现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从中当然也可以看出武汉电影产业的特色,以及与其他地方的差距。第三章是对21世纪以来武汉重大电影活动的介绍,金鸡奖、百花奖、金凤凰奖、华语青年电影周等活动无疑让武汉与电影界的距离更加接近。这座一百多年前中国电影刚诞生就拥抱电影的城市,终于再一次与电影有了“亲密”的关系,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真正与电影的零距离是让电影走进市民生活,变成一座城市文化氛围的一种成分、元素。第四章“英雄城市的电影纪录”可以看作对武汉单个年度电影生产的总结,即抗疫题材电影创作的总结。作为特殊环境下一种极其特殊题材的电影作品,抗疫电影的成功表明无论电影手法怎么创新,情感真挚始终是电影美学构建的基石。

就武汉这座城市的产业历史来看,它曾经有几个“重镇”的称号。比如,它曾经是“盐业重镇”,是中国淮盐的分销中心,江西、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域的盐都要经过武汉这个枢纽分发。武汉也曾经是“茶叶重镇”,是南方茶叶走向西北乃至世界的枢纽,湖南的黑茶、湖北的砖茶、江西的红茶等,都需要经过汉口再到甘肃、山西、陕西、*或欧洲。这两个枢纽成就了武汉的繁荣以及在全国都市中的地位,即它是有辐射力以及聚合力的。它也曾经是“戏曲重镇”。清末武汉就是全国排名前几位的戏剧舞台,全国各地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争相到武汉演出,以获得武汉观众的认可为荣。因此,历史上,戏曲是真正进入了武汉市民生活并雕塑了武汉城市性格的一种元素。

这些都是这座城市的光荣。这些蕴含丰富的经验、价值或许会为今天武汉打造“电影重镇”提供些许思考。

今天,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经济社会领域里有不少元素在中部、在长江经济带,无疑走在了前列,具有聚合或辐射的力量,比如光谷的很多高新技术即是如此。但在文创领域,比如影视,实事求是地说,武汉还缺乏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产品、产业、人才。因此,迫切需要回顾历史,审视已经走过的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武汉与中国电影》的编撰以及出版恰逢其时。它通过对武汉与中国电影的审视,为未来武汉电影业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和启迪。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体现了编撰者鲜明的责任感。他们决心把武汉的电影业也打造得更有辐射力、聚合力,为中国电影业作出武汉这座大城市应有的贡献,让电影与当代人的生活融合得更加紧密,让电影在培育、刻画城市性格中发挥更大的力量。当然,《武汉与中国电影》主要还是以武汉承办电影节(展)活动来描述武汉与电影的现在、未来。其实,它还可以把视野拓展得更加广阔一些。但不管怎么说,对武汉未来的电影业,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开端。

(此文为《武汉与中国电影》序)

感谢电影

大众电影百花奖从创办到今,整整60年的历史了。年,我还年幼,电影无法走进我的记忆。最迟不过年,电影已成为我等少年文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寒暑两个假期,学校都会为我们各组织五六场电影观影活动,或许还多些。一看再看、屡看不厌的影片,给我们贫瘠的、单色的、冲动的少年时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个年代能够反复看到的那些影片,如果排列一个名单,大致以中国电影为主,外国电影为辅。中国电影以故事片为主,纪录片、戏曲片为辅。那时的纪录片比较单一,都是新影厂拍摄的电影新闻,后来增加了一个花色品种,就是记录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大地的游历。戏曲片一度只有样板戏影片独尊,似乎已经忘却了最初的戏曲电影《定*山》这样的作品,也忘了在首届百花奖上获得最佳音乐奖的来自于歌剧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外国电影主要涵括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最经典的当然是《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

与同学、甚至同辈人相比,我挺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我拥有了一套以往出版的《大众电影》合订本。其中对首届百花奖的详细报道,我来来回回不知看了多少遍。我对绘画的兴趣,几乎也始自那时,《大众电影》上的明星剧照,成了我最初画素描的主要对象。这些对象,从祝希娟开始,包括谢芳、于洋、谢添、赵丹、温锡莹等多位知名电影演员。几年后,《大众电影》复刊,我立刻成为它的订户,这个素描的名单也随之继续延伸。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记得,看戏曲片《野猪林》与《杨门女将》时,已有一点对比意识。看日本电影《望乡》时,已有压抑的感觉。

前面说到电影《洪湖赤卫队》,这部影片是当时的武汉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谢添导演还扮演了影片中卧底于彭霸天身边的张副官。记得《洪湖赤卫队》复映后,家住武昌街道口的一个小女生连续去洪山电影院看了7天,记下了所有的唱段、台词和表演细节。几年后,这个小女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她叫陈蔚,现在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大名鼎鼎的歌剧、音乐剧导演。

因工作关系,我与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演出方、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很多人都是朋友。讲两个朋友与电影的例子:省歌前任院长,在“洪湖”中先后扮演过刘闯、彭霸天的卢向荣,年考武汉音乐学院时,还在农村插队。招考那天,他从乡下进城,经过电影院门口,就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有电影看,还管别的?先看了再说!电影看完,赶到考场,考试已经结束,卢向荣一个劲儿地向主考老师央告,但只说自己从乡下赶来,路上耽搁了,绝口不敢提电影的事。老师看着他怪可怜的,让他唱了两首歌,把他招进了武音。另一位,省歌前任副院长罗怡林,背起译制片的台词来,简直是倒背如流,不同的角色,他还能转换语气、声调,一个人就把几个人的配音包圆了。

“我与电影”这个话题,其实非常宽泛,从电影内宽到电影外,从国内宽到世界。四十年前,我参观过长影的摄影棚,看到的似乎是正在拍摄的故事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又似乎是王馥荔的女主角。参观过北影的摄影棚,拍的是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中午是演员刘佩琦拉我去北影院里的饭馆吃了碗拉条子。再一次是到苏州的外景地看李少红导演的《红粉》,看何赛飞的妩媚、看王姬的削发为尼和王志文的落魄不羁。宁静,我至今未碰过面,却通过电话追到另一处外景地,完成了对她的采访。那时还没时兴手机,只能打她房间的分机,几次她不在,都是同室的陶虹代她接电话。北京科影厂拍摄科教艺术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我全程陪同,陪我的恩师王叔晖先生。亲眼见到导演出局、摄影师跟进兼任导演的过程。另一位恩师*宗江,著名的影视剧艺术家,跟他聊天即同上课,聊天之外可就要自己补课了。《大团圆》《柳堡的故事》《海*》《秋瑾》,他担任编剧的这些电影,如果没看,聊天时怎知他说的是什么?怎知他为何要为《秋瑾》中于是之扮演的贵福加戏?与电影人的接触,会让我想到他或她的电影,想到不同人物的不同作品,不同作品的不同手法,想到很多很多。说开去,与作家、画家、戏剧家、音乐家的接触,似也同理。

年龄渐长,越来越少去影院看电影了,最近的一次还是去年,看的是巩俐主演的《兰心大剧院》。没想到,当我以为电影离我渐行渐远时,却还有人来挠我痒痒。“连趣网”总裁赵刚,主持了多部电影连环画的着色和出版工作,每出一本,都有赠予我。看着那些跃然纸上的画面,我一次次地、时不时地回想起我与电影的丝丝缕缕,和电影予我的点点滴滴。面对这些青春的记忆,我不能不说:感谢电影!(蒋力)

万物之中,还有电影

我家至今存有一本年6月号的《大众电影》杂志,与我相同年龄,留作纪念。童年夏夜,我父母上班的粮油厂会安排放露天电影,作为职工福利。那是我最大的享受,啃着西瓜就着电风扇,痴迷地看着《地道战》《洪湖赤卫队》这些老电影。我总是忍不住在播放时,悄悄潜到放映机旁边,一个大灯泡、一串胶片在两个轮子之间循环,投射出如此迷人又神秘的光影,变幻出千姿百态的人间故事。

长大后,我最常去的场所就是电影院,我尤其喜欢在周一周二的上午去看电影,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观众。四周漆黑下来,我开始一次次幻梦之旅。电影是虚幻的,但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是真挚的。

我渐渐不满足于纯粹地观看,好奇那些演员们,也好奇导演们。在我的作家生涯里,常常被邀请参加一些文化论坛电影发布会首映式交流,这让我有很多机会去跟他们聊天,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原来影星杨恭如的古典美,是因为她在上海长大,有个邻居姐姐总是穿着旗袍,还会给孩子们糖吃,举手投足优雅又特别有女人味,让杨恭如受到熏陶,很是念念不忘。所以她在《甜蜜蜜》里的温婉模样,流淌着旧时女子的审美。原来影帝王景春是个颇为内敛,藏着一点幽默感,维持着场面氛围,又很能接得住话题的人。

有一年我在北京领文学贡献奖,目睹昔日美丽端庄的*,却身材发福穿着宽大的布衣,眼神锐利有范儿。这跟记忆里动辄落泪的抒情女神,相距甚远。而曾经霸气潇洒的刘晓庆,居然穿着鲜艳的碎花连身超短裙,一颦一笑仿佛青春女子团体成员,发出少女银铃般的笑声。对比太鲜明,我忍不住拿现场的*和刘晓庆调侃了两句,抬眼一看,*依然满脸微笑,但目光犀利如箭一般射向我,刘晓庆反倒笑得花枝乱颤。

她们都是我少年时代的电影女神。我很佩服她们的顽强生活态度,这些演员性格鲜明,相貌出类拔萃,所以才能塑造出那么多风靡万千的角色。我并非追星族,但电影明星无疑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直观魅力的人群之一。

还有一年谢晋导演到武汉,我那时还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与同事们陪同吃饭,那个拍出《红色娘子*》的大导演,咧着嘴笑,活像街头巷尾寻常人家和蔼的老爷子。谈到他那时要筹拍的片子,谢晋十分谦逊邀请大家捧场支持。一旦说到剧本创作细节,他又立刻化身艺术王国里的皇帝,说一不二。遗憾的是,没过几年谢老仙逝,无缘再睹他的风采。

回到电影本身,看得多有感触,难免也会写一写观感。于是常年接到邀约,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影评。但我始终自己掏腰包买票看电影再评论,这是对电影的尊重,也是对我自己这份热爱的尊重。多年前写过一部电影观感,主创导演看到文章后,委托报纸编辑转达,文章所说的,正是他想表达的。文章见报时电影早就是下档尾期,没有什么利益瓜葛。但这种跨界共鸣,彼此惺惺相惜,对我而言,其实是一种惬意的艺术享受。

尤其记得,我和一位影迷同好,深更半夜围绕着侯孝贤的电影《聂隐娘》究竟是故弄玄虚还是意蕴深远,从唐代历史谈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隐喻,整整“笔谈”了三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天都快亮了,还觉得不够尽兴。那位影迷同时也是拿过国际大奖的纪录片导演,他每每能从构图、机位、色调和运镜上,给我看电影更加专业的启示,激发我们的辨析求证之心。

每每直面生命的孤独与遗忘时,我就会忍不住找出喜欢的电影重温。比如李安的《少年派》,我只是重复地看电影开场那3分钟序幕,夏日的动物园里,一派安逸静谧,火烈鸟缓缓迈腿划开池塘的水波,犀牛和斑马昏昏欲睡,配音舒缓如安眠曲,我就会平和下来。

李安把电影大师伯格曼视为他精神领域的信仰,当他去探望伯格曼时,伏在伯格曼肩上孩子般哭泣。我如果能见到李安,要是他容许,我也很想如孩童一般伏在他肩头。

这就是电影,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画面,总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浮现于脑海,令我们又哭又笑,唏嘘慨叹。电影通往全人类的心灵,有我们永恒的寄托,不朽的慰藉。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大众奖项,承载着我们几代中国人的电影记忆。今年就在武汉举办,近在咫尺,我倍感亲切又欢喜。我其实觉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最珍贵的,只要电影触动了观众柔软的心脏,群众就会用口口相传和真金白银去回报。电影何必高高在上,回到万物之中,和观众拥抱吧。

今年入围的那部《你好,李焕英》,我特别喜欢。那是湖北老乡*献给故去母亲的电影,可以看出*初次执导的生涩,但那份至诚的真挚,直接戳中我的心,看得我泪流满面。我父母曾经上班的粮油厂,也是类似的国有工厂红砖墙、搪瓷盆子、小小的黑白电视机,令我深深陷入怀旧。翻开那本40年前的《大众电影》杂志,我也人到中年白发生。我蓦然醒悟,电影会老,导演演员会老,观众也会老,唯有看电影的情怀,永远不老。(沈嘉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