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孩子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吗?一是情感,二是认知。曾见过一篇关于中美孩子偶像的调查,中国的孩子大多都写了自己喜欢的球星、歌星,而美国孩子虽然写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但其实都很相似,不是父亲,就是母亲的名字,这个结果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们中国的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孩子,甚至在爱孩子方面几乎称得上世界冠*。也许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做孩子的偶像。
孩子最早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认知世界的呢?而是模仿!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过:“儿童的’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现到领悟和掌握其行为背后的能力的时候了。孩子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语言、动作,在不断重复和练习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能力。”2到3岁的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加强,大脑结构日益完善,他们会很喜欢模仿看护人,以及和自己有密切接触的人,尤其是父母。
德国哲学家E·弗罗姆说过:“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所以说,父亲这个角色在一个家庭当中至关重要。孩子喜欢崇拜和模仿偶像明星,但在孩子的一生中,父亲的教导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是越早越好,“父亲偶像”的影响是一辈子的。父亲的陪伴和养育对孩子有什么成长意义呢?
第一、父亲是帮助孩子完成性别认同的关键人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认为,儿童对于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基本理解是逐渐发展的,整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性别自认(genderlabeling),大概在2、3岁的时候,幼儿开始对自己有相应的认识(男性还是女性);第二阶段是性别稳定性(genderstability),幼儿开始理解性别是稳定的,男孩会变成男人,女孩会变成女人;第三阶段是性别恒常性(genderconstancy),在5-7岁时,大多数儿童理解了男性女性并不会随着情境或者个人愿望而改变。科尔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父亲在这个时期的引导,对孩子日后性别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二、孩子的人格发育更健全。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创立的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种状态组成: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根据环境,人们各自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自由切换。其中父母状态就是指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以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发现自己身上有着父母的“烙印”。孩子在3岁前需要依恋,3-12岁需要规矩,而在青春期需要的是选择权。每个阶段孩子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冲突,父母的共同参与、互相配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满足孩子每个阶段的基本需求,用爱陪伴成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构建健全人格。
第三、孩子在亲密关系中更游刃有余。
孩子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会无形“复制”父亲性格的“英雄气概”特质。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会信守承诺,善于表达自我需求,懂得照顾自己和家人。而且父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男性形象,对于女儿来说,还会影响以后的择偶观。
第四、父亲做的积极榜样的示范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有助于帮助孩子以曾经经验到的“父亲的方式”应对困难和挑战,抗压能力强,逆商更高,成就更大!而且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一样,爸爸动手能力、空间逻辑思维更强,对孩子智商情商都有影响!
第五、妈妈的照顾是细致周到型,爸爸是探索冒险型,更能发展孩子的大动作的肢体互动,身体素质更强!
孩子在体育方面的发展受到父亲的影响最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兴趣爱好、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比如最近很火的新闻,四川泸州,两岁半的萌娃小布丁是小区里的“球王”,不仅能熟练带球绕桩,运球上篮也是轻松自如,连续中远距离快投几乎百发百中。这个小屁孩经常穿着松垮的科比战袍,在小区练球时,小姐姐们都变成他的捡球粉丝。爸爸李先生说,自己是科比粉丝,但之前不会打球,孩子从1岁开始玩篮球,没受过特别训练,主要是模仿大人。为培养孩子,家里和后备箱都安装了篮筐,甚至爸爸有时亲自变成移动篮筐,让儿子练习随机投篮。KOBE是爸爸的偶像,而爸爸是孩子的偶像。
第六、这件事必须父亲做,母亲无法代替的“打闹”。
两个博士AnthonyDeBenede和LarryCohent,联合著作了一部《TheArtofRoughhousing》(打闹的艺术),总结出爸爸和孩子打闹的六大好处:1,刺激大脑神经元的生长,让孩子变得更聪明;2、让孩子学会规则、对错、界限,人品更正直,且富有同情心;3、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促进力量发展,让孩子成长得更结实;4、经常打闹的孩子,拥有更高的社交能力和情商水平;5、孩子的适应力更强;6、父子关系更融洽。
最后,i2老师想说,初为父母,有过焦虑困惑和甜蜜,其实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眼中最闪亮的superstar。你还有什么育儿心得吗?欢迎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