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伯恩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丹燕驰想日英文版将在爱尔兰科克出版 [复制链接]

1#
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萧伯纳、乔伊斯、王尔德、叶芝……爱尔兰诞生了多位文学巨匠。科克是爱尔兰的第二大城市,同时是上海的友好城市。这一诗人、小说家和艺术家辈出的地方还于年被命名为“欧洲文化之都”。

11月8日,“上海科克心意相通——《驰想日》(英文版)推介会”在上海朵云书院举办。主办方供图

11月8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爱尔兰科克市*府和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举办的“上海科克心意相通——《驰想日》(英文版)推介会”在上海最高书店-朵云书院举办。会上,科克市市长约翰希汉(JohnSheehan)议员宣布上海作家陈丹燕的英文版《驰想日》将于年由科克市*府所属的市立图书馆出版。

从年开始到年,陈丹燕在爱尔兰发现了地理阅读的可能性。她在爱尔兰各地摸索着自己合适的地理阅读方式:一路走,一路读《尤利西斯》,然后回来写读书笔记。再去,再看,再写。年复一年。十万多字的阅读笔记《驰想日》,让陈丹燕前后去了4次爱尔兰,写了3年,总共花了9年时间。

致敬一本好书和孕育了这本好书的土地

年,陈丹燕成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在欧洲文学史课堂上,老师提到了“天书”《尤利西斯》。“那时我还不能读到它的完整中译本,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已经深深吸引了我。”于是,认真地读一遍《尤利西斯》,成为了陈丹燕的一大心愿。

但对于这份阅读,后来她开始了许多次,却总觉得自己“只是翻完了而已”。

直到她第一次站在贝尔法斯特长途汽车站的月台上,看到了都柏林的名字,《尤利西斯》立即浮现了出来。“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要带着书,再来爱尔兰。”

此后,陈丹燕又有三次到访爱尔兰,每次都带着《尤利西斯》,跟着故事里提到的点点滴滴,去读这本汪洋大海般的意识流故事。她在四十步潭旁边读完第一章,在农场牛棚旁边的农舍里再读一遍第一章,因为第一章里提到了新鲜的爱尔兰牛奶和农妇;她在艾伦岛上读第二章,跟着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去到岛上,因为那位老师曾在岛上学习凯尔特语;她去了都柏林的国立图书馆读第三章,那正是书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那里,她对照了原文的《尤利西斯》。

“地理阅读的好处,当你置身于书中的故事发生地,故事就立体起来,变得容易理解了。”在爱尔兰,在《尤利西斯》里关于气味、食物、光线的描写都有迹可循的地方,陈丹燕终于读完了《尤利西斯》。

陈丹燕旅行文学作品《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于年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家陈丹燕的12本旅行文学丛书当中的一本,通过带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去当地阅读,得以深入理解。

她将自己每一次的旅行阅读笔记整理进《驰想日》。书中不光记录了都柏林的布鲁姆日纪念,也追寻了《尤利西斯》在九十年代中国的故事,意识流在中国文学中的深远影响。年,这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陈丹燕说,《驰想日》,是对一本好书和孕育了这本好书的土地的致敬。

借他者之眼,重看习以为常的世界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和科克市立图书馆的努力下,英文版《驰想日》将由乔伊斯成长之地科克的市立图书馆出版。英文版的译者是爱丁堡大学翻译教授狄星(EstherTyldesley)。

英文版《驰想日》将由乔伊斯成长之地科克的市立图书馆出版。

陈丹燕也坦言,将《驰想日》翻译成英文、在乔伊斯的故乡爱尔兰出版,可谓一次“冒险”。“一个东张西望的中国人记在自己笔记本里的旅行体会,将要在乔伊斯爸爸的家乡科克出版,就好像要打到别人老家门上去,告诉人家,这个中国人到底在书里读到些什么。说实在的,是有点害怕,怕自己不够地道。”

她说:“这些自我怀疑,来源于《尤利西斯》的伟大。我知道至今我热爱读这本书,不论从哪一章开始,我都能读下去,而且获得浓缩的阅读和沟通的喜悦。读到在我二十岁时老师提到的那一长段没逗号的莫莉华彩意识流,我仍旧充满了喜悦与钦佩,世界上没有多少书能经得起这么读的。”

译者狄星特别提到,几乎所有的英语游记都是由母语为英语的旅游者撰写的。大多数英语读者从未想到,对于那些居住在遥远他乡的人,英语世界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充满了别样的情趣。

“在这里,镜头调转了过来,聚焦在一个充满丰富、独特的文学文化传统和迷人景致的英语国家,英语读者得以透过地球那边一位饱读诗书、满怀同情、善于观察的探索者的眼睛观看这个文化。”

狄星说:“就像中国人自己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提醒我们只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之外寻找冒险,满世界搜寻奇闻异事盯着看是不够的,我们也需要像他人看我们一样看自己,转过来体验他们的凝视。”

狄星是英国人。但恰是因为翻译了《驰想日》,她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次爱尔兰之旅。换言之,即使同样说英语,即使距离很近,也不意味着真正的了解。狄星告诉陈丹燕,那一次爱尔兰之旅让她发现“处处有新意”,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爱尔兰。

陈丹燕对此深有感触:“在另一本地理阅读笔记《捕梦之乡》里,前半部分写塞尔维亚,后半部分写土耳其。塞尔维亚人是讨厌土耳其的,因为土耳其侵占了他们六百年。但我的塞语翻译告诉我,他看完书竟有了一个强烈的心愿,就是去土耳其看看。”

让世界各地的人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他人,或许就是文学这扇窗的魅力所在。

科克

文学,让上海和科克紧密相连

科克是一个活力充沛的文化艺术之地,它以久负盛名的盛大节日著称,如三月国家诗歌节、每年的世界短篇小说节、五月的合唱节,九月的民间文化节、十月的国际电影节和爵士乐节等。

科克是爱尔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和爱尔兰缔结的第一个友好城市。

近年来,上海和科克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年至年,上海市作家协会与科克蒙斯特文学中心互换驻市作家3批,年爱尔兰当代诗选在上海世博会上首发,年爱尔兰小说家科纳·克里顿成为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的荣誉嘉宾。

科克市市长约翰·希汉(JohnSheehan)笑言:“我听说陈丹燕在科克感受到了热情,对乔伊斯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学会了如何用传统方式挤奶。”

他说:“作为友城,科克和上海在商业、教育、卫生以及许多领域建立了重要合作,而在文学和写作方面的紧密联系更是为我们城市之间的作家群体的交流创造了机会。明年,英文版《驰想日》将在科克出版,这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将不断通过文学和写作的强大力量,使两个城市的文化和人民永远融合在一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