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出访苏联
前言
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70岁生日。为了给斯大林祝寿,并同时就两国之间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一些两国之间的条约、协定,毛泽东一行人在年12月6日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出发,辗转10天,终于到达苏联首都莫斯科。
访苏期间,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观览了许多经典建筑和革命圣地,并同苏联成功签订了一系列有利条约,可以说,这次访苏之行是非常成功的。
但成功的路上也有些许波折。
例如在一次苏联文化部举行的大型晚会后,毛泽东就罕见地发了火。
中国人民永远不可辱!
2月初的一天,苏联文化部举行大型晚会,邀请中国代表团出席,其中特别邀请了毛泽东光临。
年12月21日毛泽东出席斯大林70寿辰
据说这次晚会是苏联*府专门为中国代表团安排的。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代表团进一步熟悉莫斯科的生活,同时又可以轻松一下,使会谈气氛更好。
这天中午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刚开完会,师哲便把苏方的安排作了汇报:
“今天晚上苏联文化部为我们举行大型晚会,并演出芭蕾舞剧《红罂粟》,一定要请主席、总理参加。”
毛泽东听完问道:
“这个剧是什么内容?”
“听说是描写旧中国妇女不幸遭遇的。”
师哲答道。
“我对芭蕾舞剧没研究,也不感兴趣,你们去吧。”
毛泽东突然冲周恩来等人说。
周恩来听完接话道:
“我也不能去,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伯达,你们去吧。”
由于陈伯达是最早跟主席来苏联的,又戴着教授的头衔,让他作为代表去参加也算是个合适的人选。
陈伯达
当天晚上6点多钟,在陈伯达的率领下,代表团的同志们前往大剧场参加苏联文化部举行的晚会。
由于毛主席、周总理没有主席,陈伯达作为中方代表,自然成了主要贵宾,苏方对他也很尊重,他本人也很高兴,他是怀着极大的兴趣来欣赏这次演出的。
这也是陈伯达和代表团在苏联第一次观看反映中国人情况的节目。谁知竟“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晚上8点50分左右,陈伯达气冲冲地回到住地,刚进客厅,毛主席卫士李家骥就问他:
“怎么这么快就看完了,节目好不好?”
还没等李家骥说完,陈伯达就用浓重的福建话说:
“好个屁,纯属对中国人的侮辱。我们没看完就退岀了剧场!”
由于陈伯达说话的声音很大,惊动了正在看文件的毛泽东,毛泽东关心地问:
“怎么回事,你们吵什么?”
陈伯达听到毛泽东询问,便快步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只听他磕磕巴巴地说:
“什么文艺晚会,纯属对中国人的侮辱、丑化。苏联人演这种剧叫人不理解了!”
毛泽东见他如此气愤,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作个手势让他坐下说。
陈伯达缓了口气,慢慢说了起来:
“演岀刚开始,台上就出现一个人不人*不*的怪物,我问苏方翻译,这个怪物是干什么的?翻译解释说,这个人是剧中的一个角色,她是旧社会上海夜总会的一个不良女性,翻译不断地解释,我一直没说话,不一会,舞台上又出现了好几个这样的怪物,我越看越生气,我气愤地何,难道这怪物就是中国人吗?你们就这样认识中国人?这样描写中国人?你们这样感到很开心吗?我连连追问,使苏方感到惊奇,翻译有些沉不住气,解释道,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格,都有自已的看法。外国人很难扮演中国人,不能不化装......”
“他的这种解释使我更生气!”
陈伯达接着说:
“我反问,难道仅仅是化妆的问题吗?你们看她们是什样子,怎么表演的?面目狰狞又可怕,纯属对中国人的歪曲和丑化,社会主义演这种节目叫人难以理解!”
毛泽东很认真地听着,陈伯达的情绪越说越激动:
“演出步步深入,剧情也不断发展,我实在看不下去。演到中间休息时,我正式提出退岀大戏院。他们为了不让我退场,不想出现不愉快的局面,还再三劝阻我!”
说到这里,毛泽东“哦”了一声,然后也很气愤地说:
“难道在莫斯科真的有这种事情?你向周恩来汇报了没有?”
“我刚回来,还没向总理汇报。”
毛泽东听后对陈伯达说:
“你原原本本向恩来汇报,由他来处理此事。要记住,中国人民永远不可辱!”
接着陈伯达继续汇报:
“事态发展,进一步引起我们的不满情绪。剧院经理办公室摆设富丽堂皇,他热情接待我,目的是让我消气,他们这种作法使我更加反感,他们的热情还有一层含意,就是让我们说几句肯定的话,不然他们也无法向上级交待。我始终表示沉默和反感。最后,我还是表示了这样的意思:我们认为这个剧的名字就是鸦片,而鸦片是中国人民最痛恨的敌人。剧中的人物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使我们很反感。对此,我们将作岀相应的反映!”
后来,陈伯达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又向周恩来汇报了这件事。中国代表团也通过大使馆向苏方提出了我们的意见。
毛泽东在苏联
虽然现在想来,苏联方面未必就是有意丑化中国人,但中国代表团提出了这种看法,他们也没办法。不过,当时两*两国友好是主要的,不会因为这件不愉快的事影响大局。事情便不了了之。
不过有一点我们是很清楚的:毛泽东主席是非常注意中国人的尊严的,凡是发现外国人,不论是敌对国家还是友好国家有侮辱中国人的地方,他都是决不能允许的!
毛泽东给工作人员送礼品
2月14日,签约之后毛泽东访苏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按计划是三天后离开莫斯科。
2月16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宴请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等,为中国代表团饯行。
接着,中国代表团便开始做离别的工作。
毛泽东这次来苏联带了一些礼物,在临走前大家给斯大林及苏共*治局领导都送了礼品。给斯大林的是江南最好的丝绸和又大又漂亮的屏风。
2月17日,出发的日子到了。
这天毛泽东比往常起的都早,用过早餐,毛泽东一边喝茶一边对叶子龙说:
“抓紧时间把给工作人员的礼品准备好。”
这件事由叶子龙和周恩来亲自办。周恩来对毛泽东住处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统计,亲自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品,主要是线绸和刺绣,以及几样小东西。
礼品准备好放在正门前厅。告诉卫队长把别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召来,排成一队。大家听说毛泽东要给他们送礼品,都非常高兴。
这时,李家骥向毛泽东报告:
“工作人员都到齐了!”
毛泽东说:
“我去看看。”
随后,毛泽东、周恩来一一和这些同志握手送礼品。
毛泽东与周恩来
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各拿出一份礼品分别送给为他们直接服务的女服务员:玛露霞、瓦利娅、克信妮等。
这几位苏联服务员为毛泽东服务的时间最长。毛泽东、周恩来特别对他们道了谢。
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这样关心他们都很受感动,不少同志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们都握着毛泽东、周恩来的手不放。
一位负责毛泽东饮食的老服务员领礼品的时候说:
“毛泽东真伟大,我活60多岁没见到过这么伟大的领袖!”
最后毛泽东与卫队长握手说,感谢你为我们服务。卫队长立正说:
“毛泽东同志,我还要护送你到边界!”
归国途中的小插曲
这天,天气非常好。
毛泽东抬头看了看,高兴地说:
“老天爷知道我们走,也在欢送我们哩!”
大家伙把东西都归笼好了,汽车一到,苏联工作人员都抢着帮中国代表团搬。特别是毛泽东的那五个箱子——一个大包袱(包的被褥)更是争先恐后的抢着搬。
叶子龙风趣地说:
“不能打仗,一人一件!”
正在装车时,莫洛托夫等领导前来送行。上午10点40分钟,毛泽东登上送行的专车,别墅的工作人员都站在门口欢送苏联人民的好朋友——毛泽东和代表团的全体同志。
毛泽东也恋恋不舍地和他们招手告别。
告别完后,中国代表团的车徐徐开动了,但苏联工作人员却没有一个回楼内的,虽然有的同志都没有穿大衣也没有戴帽子,但却依然站在寒风中目送中国代表团离开的车辆。
这种场面是难以让一般人理解的。
毛泽东其实也和他们的心情一样,他甚至想让车停下,想下车再和这些同志握握手,再说几句话。
师哲看出了他的心情说:
“主席,我下去代表您再和他们告一次别。”
毛泽东听完深情地点点头。
师哲
直到师哲和他们二次话别回来,代表团的车队才真正启程,离开了生活了两个多月的斯大林别墅。
毛泽东的专列共有七个车厢(不算尾车),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各一节车厢。
前往雅罗斯拉夫车站送行的有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米高扬及布尔加宁,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外贸部长孟希科夫、莫斯科市卫戍司令西尼洛夫中将、外交部第一远东司代理司长库尔文科夫等。还有我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及大使馆全体人员,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波兰共和国驻苏大使及有关人员。
送行时,火车站上有整齐的仪仗队,并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国歌。火车站上悬挂着两国国旗。
护送毛泽东和周恩来到中苏边境者,有苏联外交部副部长拉夫伦捷夫和外交部交际司司长莫洛赤科夫。
在离开莫斯科时,毛泽东在扩音器前发表了简短的临别演说。
演说结束后,毛泽东高呼:
“世界革命导师与中国人民的挚友——斯大林同志万岁!”
汽笛长鸣,毛泽东与前来送行的莫洛托夫、米高扬紧紧握手告别。
他们最后再次转告斯大林的话:
“注意身体健康,注意做好保卫工作,不要轻视敌人,更不能麻痹大意。你们的道路是遥远的,行程是漫长的,只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继续自已的行程。祝愿你们平安到达目的地!”
毛泽东似乎对这些客套话不感兴趣,只是微笑、点头表示谢意。
后来毛泽东在列车上曾说:
“我最满意的是苏方同意我们在沿途参观学习,真是对我们‘敞开大门’啊!”
列车满载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奔驰在苏联辽阔的大地上。按计划每逢大站都停车,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毛泽东都要下车参观学习。
年11月5日,毛泽东在苏联
2月23日是苏联红*的建*节。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表示祝贺。
这天上午,没有什么大事。毛泽东看了一会材料,因车晃的太厉害,毛泽东只好把材料放在一边,和大家伙儿闲谈起来。
大家一致认为苏联是很好客的,对中国人接待很热情,很友好,接着话题便转到了这次访苏的意义上。
毛泽东对此番访苏之行进行了总结,他用右手掰着左手说:
“我们这次莫斯科之行,很重要,解决了不少问题。一是我们签订了友好条约;二是我们签订了一些协定;三是基本上解决了中长铁路和旅顺港的问题,还有其他问题。这是我们建国后外交工作的第一次大胜利!”
毛泽东、周恩来和斯大林
专列很快过了伊尔库次克,大家很快就见到了贝加尔湖。列车沿着湖边行走了好几个小时。毛泽东就坐在车厢窗前,聚精会神地观看这里的诱人风景。
毛泽东不仅对森林、湖泊、花草感兴趣,还对涵洞感兴趣。
这段路程中,要穿过的山洞有很多。看到毛泽东对这个感兴趣,大家就一起数究竟过了多少个山洞。
李家骥数了40个,毛泽东说他数了41个,陈伯达也说40个,毛泽东见大家都报40个,便说:
“也许我自己多数了一个!”
过了一会,毛泽东突然问陈伯达:
“陈夫子,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吗?”
陈伯达当然知道,这里是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国。
布里亚特人
这里需要提一下,布里亚特人是蒙古人的分支,主要分布在当今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蒙古族,其中俄罗斯占了很大一部分。属于西伯利亚地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毛泽东当然知道现在这块地方是属于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国,他想问的是,陈伯达知不知道这块地方以前叫什么。
毛泽东说:
“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就是乌金斯克,原来就是中国领土,居民基本上都是蒙古人,也有汉人,历史上曾是苏武牧羊的地方。”
这时陈伯达才明白过来,忙解释说:
“主席,我没听明白你提的问题意思,在历史上,不仅这里是中国的地方,连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参威(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等都是中国的领土,连名字都是中国名。”
毛泽东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又说:
“帝俄占了我们很大一片领土。”
这时,一旁的卫士李家骥突然天真地插话说:
“这么肥沃的地方,我们干脆收来吧。”
李家骥
毛泽东听到李家骥这样说,回答:
“你太天真了,没有那么容易的事,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说罢,毛泽东又朝窗外认真地观看起来。
2月26日,天刚亮,专列来到了苏联边境的最后一站——奥特堡尔。
苏联副外长拉夫伦捷夫,来到毛泽东的车厢上作最后告别。其他陪同人员还要护送毛泽东到中国的满洲里车站。在这里换乘中国专列。
到满洲里时,铁道部长滕代远、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以及专门接毛泽东的警卫人员早已等候。
他们争先恐后的来到毛泽东的车厢。大家亲切地与同志们握手,气氛非常活跃。
在苏方的帮助下,中国代表团很快换上了中国专列,只可惜在换车时才发现斯大林赠给毛泽东的防弹吉斯轿车因忘放水,把水箱冻坏了。
苏方工作人员很有规矩地、整齐地站在毛泽东的车厢门口,用俄语对毛泽东说再见。
为了节省时间,工作人员建议毛泽东从这头走向那头,一一握手以示告别和谢意。
有一些苏联同志用汉语说:
“谢谢!”
“毛主席!”
“毛主席再见,祝您一路平安!”
毛泽东则高高举手,再次致意。
列车慢慢开动,毛泽东和周恩来隔着窗子摆手,苏联同志站在原地,有的摆手,有的目送。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参考资料:
《跟随红太阳——我做毛泽东贴身卫士十三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
《中苏结盟之行》中国工人出版社,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