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百慕大三角,自古以来流传多起船只失踪事件,神秘现象迟迟得不到解答。
如今有科学家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海域找到了多个巨大水底坑穴,他们认为这能够为该地区的船只神秘失踪作出一个可行的解释。
海底发现很多巨大坑穴
据英国媒体3月13日报道,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具体是指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带。近百年来,这里屡屡发生海难事件,船只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一下子“融化”在海洋里。
日前,来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了多个巨大的坑穴,这些坑穴的宽度约米、深度约为46米,据信是由临近海岸的甲烷累积爆炸形成。
海底爆炸造成海面船只失踪?
据科学家介绍,该海域的海底深处存在丰富的天然气储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慢慢泄漏,积年累日之下甲烷堆积在海底形成空洞,这些内里充满甲烷的空洞最终发生爆炸。
“在中西部巴伦支海的海床上存在许多巨大的坑穴……很有可能是天然气大爆炸造成的。这片海域极有可能代表了北极圈内浅海洋甲烷释放的最大一片热点区域。”研究人员表示,海底爆炸可能给爆炸时正好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造成危险,从而解释了百慕大三角地区船只失踪的真正原因所在。
据悉,百慕大三角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SargassoSea),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和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
曾有型油船、游艇、小型飞机无故在这片“魔*海域”失踪,被指系虫洞和外星人作怪,甚至有传说称为古文明亚特兰蒂斯遗留下来的科技作祟。
甲烷爆炸似核反应
俄罗斯科学家叶利佐夫曾表示,有一派说法认为,甲烷冰(又称可燃冰)分解可解释百慕大三角之谜:海底猛烈的地震活动“翻”出了深埋的可燃冰,压力减小,可燃冰迅速气化,这过程犹如雪崩甚至核子反应,气流上升时导致海水密度降低,浮力减弱,经过的船只瞬间被海水吞没。飞机经过,引擎产生的火花导致天然气爆炸,导致机毁人亡。
美国媒体于年也曾指出,百慕大三角的海底火山活动活跃,释放出大量的气泡。
这些气泡所含的甲烷水合物上升至海面后,突然在空中大面积挥发,造成空气密度急速转变。
专家称,这现象会影响飞机及船只内部机件运作的准确性,气泡也会降低海水密度,令船只失去浮力并沉没。
海底惊现金字塔
另外,美国和法国等国的科学家联手在该海域发现了一座长达公尺、高公尺的水晶金字塔。
据推断,这座金字塔是因地震而沉入了海洋,并不是外星人所为。至于这座金字塔的主人,不少学者推断,应该是亚特兰蒂斯人。
据悉,有关此次研究的更多细节内容,将在下月举行的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年会上公布。
来源:中国新闻网、现代快报等
编辑:朱威实习生:史婷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