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海参崴-常华敏旅游散文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很迷人,因为她婀娜多姿,丰韵绰约,并总是热情地迎接着到访的每一位客人。
我们是搭乘国内旅游车清晨从吉林的珲春长岭口岸过境的。刚到俄罗斯那边的海关,看到与黄皮肤、黑头发明显不同的俄方联检人员,异国的情调便在瞬间扑面而来。
俄方的检查关卡很多,海关过后依然要停车再接受检查。有趣的是上车检查的军人所戴的盖帽夸张地大,且是豆绿色的。中国人一般忌讳戴绿帽子,俄罗斯军人则不然,据说越有绿帽子戴他们还越喜欢,因为那是官的象征。
到小镇斯拉夫扬卡后,又转乘俄方的大巴。这时,已是午饭时刻,我们便在路旁的一个小店用餐。说实话,饭菜很不合胃口,但小镇的风情却挺养眼。周边的植被良好,房舍建得很简单却考究,每户人家都至少停放着一辆汽车,来往行人穿着整洁时尚,走路不急着赶,悠哉游哉地,看得出他们是尽情地在阳光下享受着生活的温馨。令人感动的是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栽满了花卉,我们去的时候正鲜艳地绽放,与其说他们是自己欣赏,倒不如说是让这座小镇去真真实实地装点每一位过客的心。
傍晚时分,历经一整天的颠簸,终于到达心仪已久的秘境海参崴。作为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她凭着独特的魅力,也不顾我们的辛苦和劳累,才进入城里,就强行地把每个人都拥了个满怀。致使我们在海参崴的每一刻,都是激动地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点点滴滴存储到记忆里,深刻在心坎上。
夕阳下,波光潋艳的金角湾和阿穆尔湾渐趋平静,但显得更妩媚,更动人。点点白帆慢慢归港,满仓的鱼虾,灿烂了渔人朴实的笑脸。而水深港阔的另一边是一字儿排开的军舰。海参崴是俄罗斯在北太平洋地区唯一的不冻港,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那儿。此时,那些军舰正以雄健的身姿展示着一个国度的威严。
海参崴很容易弄到从日韩进口的二手车,价格便宜,有些家庭甚至养了四、五辆。所以街上的车很多,用车水马龙形容正恰如其分,但交警很少,在交通拥挤的十字路口都难看到交警,这缘于俄罗斯人都十分遵守交通规则。若看到有行人要穿过马路,驾驶员会主动减速停下来,客气地打手势让行人先通过。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就难有这福份了,没挨到“找死”的恶骂已是最好的礼遇。
到餐馆吃饭必须预订,他们会准时让你就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饭菜未上齐不让客人进入,有一次我们去早了,就只得乖乖地在外边等着。走进餐馆,都装潢得很别致,且整洁卫生,墙上均贴着“禁止喧哗”、“严禁吸烟”一类的告示。这时才知晓那些古怪规矩的由来,他们是要给就餐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以用心享受食物的美味。而人们嘴里没塞着饭菜话自然就多,特别是一般国人在饭桌上又都善吹,还要放开嗓门,也不是外国人的耳膜更薄,但他们就是承受不了。还别一味以为俄罗斯人做生意死板,分析起来还挺人性化的。
海参崴人很懂得感恩,到处都可看到有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雕塑、纪念碑和实物陈列等。列宁广场上肃立着列宁铜像,虽然在俄罗斯列宁时代早已过去,铜像也日晒雨淋后变得锈迹斑斑,但至少没遭到萨达姆铜像一样的厄运。市中心战士广场上塑着青铜雕像,数百只鸽子在争啄着游人的投食,战士和鸽子联在一块,心底浮起的是和平。而那些鸽子一点也不怕人,人还要择空而行,免得踩了它们。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行之初的旧机车陈列在陆港火车站,旁边是纪念碑,标志着世界上最长横贯欧亚两大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与首都莫斯科的距离是公里,从海参崴乘火车到莫斯科需花去一周的时间,致使海参崴的火车客运很冷清,民航业却异常火爆。我们还参观了参加过二战并立下赫赫战功的退役功勋号C—56潜水艇,艇旁有一位俄罗斯妇人牵着一金发小女孩专供游人照相,我的同伴们上去和他们合影,母女俩也不贪心,照一次只要十卢布,客人离开了还不停地用生硬的中国话说着“谢谢”。
俄罗斯少女可以与法国女郎相媲美,窈窕的身材,白嫩的脸庞,总是风情万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遗憾的是她们结婚后便开始发福,一个个逐渐变成大象腿、水桶腰。俄方导游介绍,俄罗斯的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女孩们为了嫁出去,只能节食减肥,保持体型,一旦嫁了人,就放心地摊开肚皮大吃,不胖才怪。当然,这显然只是导游一次幽默的调侃。女孩们还极赋涵养,我在远东理工大学的观景台上看到有邀女大学生照相留念,他们不拒绝,不忸怩,总会大方地应着客人的要求,并且还不要小费,这正诠释了俄罗斯人豪放、不失尊严的独特个性。
回程了,还是历经那么多的路程,通过那么多的关卡,但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烦,毕竟心里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足够一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