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18143.html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18143.html——人民解放*对印*战俘改造纪实
陈辉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共俘获印*战俘3968人,职务最高的是印*“王牌旅”——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
左上、右上:第一阶段作战中被俘的印*;左下:达尔维准将被俘虏;右下:《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府声明。
中国对待印度战俘的宽待*策有哪些?
1962年10月,在自卫还击战正在进行中,总*治部就向*和西藏边防部队下达了《关于对入侵印*工作的几项规定》,共9条。规定中指出:对俘虏*官和士兵一律不杀害,不虐待,不捆绑,不没收其私人财物,受伤者给予治疗。对俘虏生活要给予优待,在吃、用、住宿等方面,应有妥善安排,并尽量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俘虏*官和伤病俘虏的生活待遇,应稍加优厚。对印*俘虏的教育,应着重宣传我*的宽待俘虏*策和我国的外交*策,强调中印人民友好,说明中印边境问题的真相和我们的一贯主张。教育中,要考虑他们的认识水平,耐心启发诱导,不要讽刺漫骂。......
11月,总*治部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印*俘虏的争取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各部队对印*俘虏的争取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要用具体事实和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化他们。不要强迫他们同意我们的观点,而要从根本上慢慢弄清谁是谁非。......
对印*战俘的教育工作从战场上就开始了。我*对放下武器的印*官兵做到了不杀害、不虐待、不捆绑、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对受伤战俘及时给予治疗。对战场上的印*尸体尽量查清姓名、*号、*衔和部别,登记后就近掩埋并插上标记。
我*在前线指挥部设立了印*战俘转运站,负责收容各部队俘获的印*战俘,把他们集中起来。在转运站我*对印*战俘交代我*宽待俘虏的*策,为战俘提供食品和治疗,并进行登记、编队。一般10人编一个班,班长由印*战俘中的*士担任;10个班编一个中队;*官单独编队,统一送往后方战俘营。
被俘前的印*少尉贝尔(右二)
战俘营的主任、副主任由我*联络部的干部担任,他们一般都熟悉印度社会情况和印*情况。战俘营配有几十名懂得印度语的外语干部,下设后勤股、管理股,每个战俘营管理800至1000名印*战俘。
在战俘营对印*战俘进行重新编队。对战俘登记后,根据印*的性质和特点,对印*校官以上*官、尉官、*士分别编队;对尼泊尔籍、锡克联队也单独编队。战俘班长、副区队长都由战俘担任。集合、点名、出操、搞卫生等日常生活都由他们自行管理,充分体现我*的民主管理和宽俘*策。战俘营还设立了印俘伙食委员会和文体委员会,主任由我*干部担任,委员由印俘推荐。
在生活上充分照顾战俘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锡克人喜欢吃面食、留长发、擦头油,每天祈祷两次。锡克、旁遮普、北印度人以面食为主;廓尔喀、阿萨姆、孟加拉、南印度人习惯吃米饭;印度教徒忌吃牛肉,穆斯林不沾猪肉;印俘普遍喜欢甜、辣、咸的浓味食品;这些民族习惯都得到了关照。
每逢印度的灯节、泼水节、酒红节等民族、宗教节日时,战俘营领导都请印**官吃中国饭菜、茶点。1963年3月31日是印度全民族的酒红节,战俘营管理人员为印俘准备了节日用品,举行了会餐和联欢会。印*战俘吃着面粉、油、糖奶混合炸制的“哈尔瓦”,在草坪上欢歌跳舞,相互用红色点额、抹脸,以示庆贺。
我*俘管人员与印俘同歌共舞,向他们祝贺节日。参加过“二战”、在缅甸战场做过日*战俘的一位锡克老兵感慨地说:“在其他国家里,俘虏是不准开展文体活动的。只有中国*府对我们这样关心,设有文娱室和各类球场,供应我们乐器、扑克、棋类和体育器材,组织晚会和运动会。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心里都清楚,中国*府和人民对我们是友好的。”
印*战俘营不设铁丝网和围墙,只在一定距离设哨兵。印俘活动范围在战俘营周围千米左右。印*被俘后*衔、肩章、现金、手表、戒指、护身符、存款单等由个人保存,武器、弹药、*性药品由战俘营保管。
我*对印*战俘的宣传教育主要有我*优待俘虏的*策;中印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我国*府对中印边界所持的态度;印度当局的侵略行为。俘管人员不强加于人,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印俘自己辨别是非。
战俘营的有线广播对印*开放中央广播电台的英语和印地语新闻、有关中印边界问题的史料、短评、社论,我国*府的声明等。战俘营还给战俘放映电影,提供各种英文、印地文书刊、画报、出版物,供他们阅览。印*战俘中的多数人对“谁侵略了谁”、“谁先打了第一枪”有了清醒的认识。一些印*官兵对尼赫鲁*府的侵略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说:“尼赫鲁现在变了,过去他有威信,是因为他天天说和平中立,照现在这样坏下去,他在人民中的威信,定要天天下降。”
中国*府用事实教育改造印*战俘
1962年11月30日,总参谋部电示中国边防部队:“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共中央决定中国边防部队撤*时应有计划地将所有缴获的武器、弹药、物资留给印方。”
年11月,西藏地方边防部队遵照中央指示,把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印*武器擦拭一新,准备交还印方。
12月19日,在德让宗西北的雨汪村摆放着中国士兵擦拭一新的武器装备。在阳光的映照下,这些缴获的印*火炮和枪支闪闪发光。这些装备有126门火炮,220多挺轻重机枪,2200多支步枪、冲锋枪,1.3万多发各种炮弹和110多万发各种子弹,117台汽车,12台筑路机械,2辆美制坦克。印度官员波尔来等前来参加武器装备交接手续,他们在看管武器的印*战俘爱姆.拉伊特姆少尉等15官兵的协助下,根据中方提供的中、英文清单一一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进行了交接。印方代表波尔来签字后,对记者说:“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都整理得很整齐,擦拭得很干净。我没有想到会这样好。”15名看管武器的印*战俘同时得到释放。
同一天,在瓦弄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将瓦弄战斗中缴获的武器装备移交给印度。这些武器装备有运输机1架,轻重机枪50多挺,冲锋枪、步枪、手枪400支,火炮20多门,各种炮弹4000多发,枪弹85万余发和大量*用物资。印方接受代表皮爱斯.巴路黑被中国*府的宽宏大量所感染,握着中方代表的手激动地说:“我代表我国*府感谢你们。”
这一天,中国边防部队在吉牙还将一架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交给了印方。
12月6日和11日,中国边防*在梅楚卡、里米金地区委托当地印度头人待印度官员来后,将缴获印*的武器装备交给印度官员。这些武器装备有火炮9门,轻重机枪13挺,冲锋枪、步枪40多支,各种炮弹4600多发,各种子弹15万多发和大批*用器材、被服和物资。
中国*府归还缴获的印*武器装备,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纷纷评介:“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希望印度*府按照理智的呼声,立即采取措施,重开和平谈判”。
然而,印度*府却恩将仇报,诬蔑中国*府移交装备是“背信弃义的阴谋”。
1963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驳斥了印度*府胡言乱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关于中国边防部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用物资交还印度方面一事,中国*府未予公布,本来也不准备公布。不料中国的这一行动竟遭到印度方面的歪曲和诬蔑,因此,中国*府不得不公布有关事实真相。”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列举事实后说:“任何没有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府的这一行动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动。中印边界的武装冲突,是印度蓄意挑起来的。中国边防部队胜利的进行了自卫反击。但是,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边防部队不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而且还把在战争中缴获的*用物资主动交还给印度方面。请问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事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最后说:“中国方面采取的每一个善意行动,至今都没有从印度方面得到积极的响应,相反却往往遭到印度*府的歪曲和诬蔑,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幸的。但是事实是歪曲不了的,公道自在人心。中印两国人民总是要友好的。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我们希望印度*府改变这种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然而,印度当局执迷不悟,仍然不顾事实,继续诬蔑中国的正义行动和仁义之举。
尽管如此,中国*府在印度当局继续敌视中国的情况下,仍开始实施全面释放印*战俘。
1963年3月8日,总*治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制定了释放印*战俘的计划。中国*府将释放印*战俘的计划通知了科伦坡会议六国和尼泊尔、阿富汗、几内亚、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国,释放印*战俘通过中印两国红十字会办理交接手续。
中国西藏和*边防部队从4月10日至5月25日,将3213名印*战俘全部释放,加上1962年先期释放的战俘共计3942人,并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的26名被俘印*人员的尸体和骨灰交还了印方。
向解放*进行告别的印*战俘
在即将释放印*战俘的日子里,中国战俘营举行了会餐会、欢送会、联欢会,欢送被俘印*战俘归国。战俘营到处充满友好的气氛和惜别深情,许多被俘印*人员敲医院感谢他们的的救命恩人。印*士兵南得克斯霍尔.辛格负伤后,心脏跳动非常微弱,中国医生对他进行了紧急抢救,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在他回国时,已经可以下地走动。
印*少尉杜倍是中国边防*冒着印*炮火从战场上抢救下来的,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4颗子弹,使他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印**官桑姆拉加德,身上6处受伤,他认为自己活不成了,中国医生为他成功地实施了手术治疗,保住了他的生命。他对中国医生说:“现在我才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印度的敌人!”
印*战俘中先后有700多人得到了中国医生的及时抢救和治疗。被俘印*伤病员对中国边防*的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动,纷纷吟诗、作画、唱歌,感谢中国边防*对他们的照顾。
1963年4月6日至5月4日,中国*府还安排27名印*少校以上*官到武汉、南京、上海、无锡、杭州、北京6个城市参观,让他们游览了各地市容和名胜古迹,观看了歌舞、戏剧和杂技表演。在北京中国红十字会设宴招待了印**官战俘团,安排他们与印度驻华使馆人员见了面,请他们观看了“五一”节庆祝活动和节日焰火,并请达尔维准将到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焰火。
释放工作开始时,战俘营门口扎制了用松柏枝做成的彩门,挂有“中印人民友好万岁!”“欢送被俘印*人员回国!”“一路平安!”等标语。战俘营向印*战俘每人赠送了刻有“中印人民友好”的金笔、针织等纪念品,战俘营干部纷纷到各印俘班祝酒送行,照留影像。
分别的时候到了,印*战俘纷纷与战俘营管理人员握手、拥抱,表示惜别和感激之情。“印地秦尼帕依帕依”的“中印人民是兄弟”口号声回荡在战俘营上空,表达了中国边防*与印*战俘的共同心愿。
“我们在俘虏收容所的这段生活,我只能说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你们像兄弟一样对我,我无论如何不会忘记你们的友情。”一位印*战俘感慨地说。
“我不知道在印度的人们怎样来想像我们在中国这半年的生活,因为我们那方面的宣传,也许会使一些人受到蒙蔽。但是,我是一个印度人,在印度,恒河的水是最圣洁的,我可以捧着恒河的水发誓,我们在中国的生活是愉快而美好的。”一位印**官深情地说。
“你们能够完全遵循*府的*策和毛泽东的指示,克服内心的仇恨,对俘虏以友好相待,这是一般*队难以做到的。”印*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回国后写了《喜马拉雅的失策》一书,抨击了印度*府,揭露了中印边界问题的一些真相,强调了印中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相处。
中国*府对印*战俘采取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宽大和友好*策,超过了《日内瓦公约》的要求,为各国文明对待战俘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受到世界各国*府的崇高评价。(全文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